我們一直都錯了:陶瓷茶具和吃飯的碗,原來材質并不同
日期: 2019-05-07 09:32:40
我們生活中接觸的最多瓷器類產品應該就是餐廳里面經常用的盤碗碟以及日常飲水喝的一種瓷器杯子,那么大家是不是也以為陶瓷茶具就是這種瓷器類的器物呢,其實是略有不同的。陶瓷茶具其實是陶與瓷類茶具的一個統稱,其實它是兩大類不同的茶具,今天我們在此就一起分享一下,關于陶器茶具和瓷器茶具的一些區別之所在。
【1】作胎原料不同
要知道陶器一般是用粘土,少數也用瓷土,而瓷器是用瓷石或者瓷土作胎,所以它的原料不同,它的成分是有特別大的差異的。燒制陶器主要是以高嶺土為原料,而高嶺土的主要成分是一種以高嶺石為主的主要成分,主要呈現一種白色或者灰白色,相對光澤是比較暗淡的,純粹的高嶺土由于本身含的一些化學物質比例不一樣,所以它的可塑性是特別差的,熔點也相對比較高,如果想要成型或者是制作成一些工藝品,它必須摻入一些其他的材料才能制作而成。而瓷器一般都是采用瓷石作為原料而制作而成的。
【2】胚胎顏色不同
整體陶和瓷器茶具的制作過程中,它的胚胎顏色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陶器的話制作原料中由于本身含鐵比較高,一般的話會呈現紅色或者灰色,而且屬于一種不透明的器物,而瓷器的胎色一般為白色,它都呈現一種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形態。
【3】內部附釉種類不同
由于兩種不同材質不同原料有著不一樣的屬性,它所以在后期使用的過程中,使用的釉質又有略微的不同,陶瓷表面的話具有玻璃質感的光亮層,它主要是由瓷器和助溶劑而鑄成,陶器表面一般是不施釉或施以一些低溫釉,它的助熔劑為氧化鉛,而瓷器類的表面施釉一般都是高溫釉,主要有石灰釉和石灰堿釉兩種,而這兩種釉質的助溶劑為氧化鈣,區別于之前的陶器。
【4】燒制溫度不同
因為制胎材料的關系,所以在燒制溫度的時候也略有區別,陶器的燒制溫度的話一般在700~1000攝氏度就可以,而瓷器的燒制溫度一般都會大于1200度左右。
【5】氣孔率不同
由于制作原料的不同
它的總氣孔率也是不一樣的,總氣孔率是指陶瓷的致密度和燒結度的一種標志,一般為包括顯示氣孔率和閉口氣孔率,普通的陶器總的氣孔率是12.5%~38%,而瓷器只有4%~8%。所以陶器的透氣性要比瓷器的透氣性更好一點,這也是大家都說紫砂類的茶具透氣性比較強的原因,因為紫砂也是屬于陶器的一種。
【6】吸水率不同
由于本身原材料都不一樣,它的吸水率也是略有區別的,吸水率的不同主要是陶瓷結度和氧化程度的不一樣,是指瓷器在浸入水中,充分吸水之后,所吸收的水分重量與氣體本身重量的比例,一般陶器的吸水率都在8%以上,而瓷器的吸水率僅僅占領到0-0.5%.
以上所述需要綜合進行考慮才能正確的區分陶器與瓷器,如果只是簡單的比較其中的一兩點的話,是特別容易產生一些誤解的,所以我們在實際鑒別的時候,必須同時兼顧原料,釉質以及溫度方面來進行綜合考慮,看到這里大家是不是今后在區別陶器和瓷器也有所心得了呢,不會簡單的認為所有的陶瓷類的茶具就類似跟我們日常使用的盤碗碟所一致吧。
聲明: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